高爾夫規則簡介
高爾夫規則《Rules of Golf》:由R&A(圣安德魯斯皇家古老高爾夫俱樂部)和USGA(美國高爾夫球協會)每四年聯合發布一次。目前最新的版本是2012-2015版。
書的扉頁上寫著:“在球的現有位置狀態下打球,依照球場的現狀態打球,如果兩者都不能做到,那就按照公平的原則打球。怎樣才能做到公平,你需要知道高爾夫球的規則。(Play the ball as it lies, play the course as you find it, and if you cannot do either, do what is fair. But to do what is fair, you need to know the Rules of Golf.)”這一句話沒有出現在書里的任何一條規則中,卻是整個高爾夫球打球規則的核心。
高爾夫規則中的打球規則包括34條規則大類(29-34為其他比賽方式和競賽管理),和4個附屬規則(當地規則、球具規范)。1-29條高爾夫規則在尋找球、辨認球、可移動妨礙物、不可移動妨礙物等方面均有若干條細則,以幫助球員在公平的條件下打球。
此外《高爾夫規則》還包括禮儀以及高爾夫球運動定義的內容。
No Touch:大概在2000年左右逐漸流行。這種規則最先出現在海南、深圳等地,然后逐漸被全中國球友所熟知和接受。
最初,No Touch只是規定,在側面水障礙無法判斷球的切入點時,需要球員回原位重打,如同正規規則里的“界外”。這種情況下,只要球員宣布不能打,接受一桿的罰桿便可重打,但需要回原地。其他規則全部適用。
No Touch之小流氓:不管是球進入水障礙還是整修地和其他的平時高爾夫規則可以拋球的區域,在NO TOUCH規則時都不可以動球,只可以在原位打。無法判斷球的切入點時,回原位重打,接受一桿罰桿。
NoTouch 之大流氓:只要能看到球,就要打,水泥路、井蓋都要打;一旦球飛出口,無法立刻判斷切入點,甚至球進入長草后看不見,算作界外。還有“見樁死”。
No Touch的盲點:無法約束故意揮桿把球周邊的長草打斷、在球進入紅樁水障礙后連續試揮觸碰了水草、折斷影響上桿的樹枝、或者請球童幫助拉開影響上桿的樹枝等行為。在《高爾夫規則》中,這些行為違背了依照球場的現狀態打球這一原則。
——高爾夫規則簡介